子宮肌瘤的臨床鑒別診斷方法
子宮肌瘤作為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對于它的發(fā)生也有一些其他的情況會與之混淆的。因此,要有正確的診斷才能使問題得到正確的處理。這就需要大家了解一下會與之想混淆的情況有哪些,下面我們就介紹下針對子宮肌瘤的臨床鑒別須知。
子宮肌瘤的診斷一般不困難,有時因為病史不清楚或體征表現(xiàn)不典型,會給診斷帶來一定困難。鑒別診斷的要點是把握住各有關疾病的特點,將所得病史與檢查結果結合起來進行周密分析,作出鑒別。
1.宮內妊娠 在妊娠前3個月,個別孕婦仍按月有少量流血,如誤認為月經正常來潮而子宮又增大,往往錯診為肌瘤。應詳細追問以往月經史(包括量的多少),有無生育史,年齡多大(年青的肌瘤機會更少);還應注意有無妊娠反應。如為妊娠,子宮增大符合月經減少的月份;肌瘤者子宮較硬。此外妊娠者外陰、陰道著紫藍色,子宮頸柔軟,乳房脹感,乳暈外可出現(xiàn)次暈。妊娠達4個月以后,可感胎動或聽到胎心音,用手探觸可感到子宮收縮。除病史、體征外,還可做妊娠試驗或B超顯象檢查來鑒別。
2.卵巢腫瘤 卵巢囊腫不易與子宮肌瘤混淆,因為兩者硬度不同,前者為囊性而后者為實性,同時前者與子宮中間有分界,可與之分開,而子宮肌瘤則與子宮關系密切不能與之分開,移動宮頸則隨之活動。診斷遇到困難較多的是卵巢實性腫瘤與漿膜下子宮肌瘤,兩者均為實性腫物。如果肌瘤在子宮的一側,尤其帶蒂漿膜下肌瘤有時鑒別困難,須借B超檢查協(xié)助。卵巢惡性腫瘤也為實性腫塊,與子宮牢固粘在一起融成一個團塊時,雖屬子宮外在腫塊但與之不能分開,有時被誤診為子宮肌瘤。年齡是一個重要的線索,肌瘤多見于中年婦女,有月經不調,而卵巢癌多見于老年婦女。若患者為絕經后婦女首先要考慮為卵巢惡性腫瘤,結合其他卵巢惡性腫瘤的體征如子宮直腸陷凹結節(jié)或腫塊、子宮固定不動等均有鑒別價值。診斷性刮宮了解宮腔大小,方位以及內膜有無病變有幫助。B超檢查若見到雙側卵巢即可排除卵巢腫瘤,從子宮肌瘤與卵巢惡性腫瘤B型超聲的聲像圖之不同亦可鑒別。闊韌帶內巨大子宮肌瘤觸之為實性腫物,居子宮的一側,有時被誤診為卵巢實性腫瘤。卵巢實性腫瘤若不是惡性一般活動度好,而闊韌帶子宮肌瘤則活動受限。少見的情況下,巨大子宮肌瘤囊性變可被誤為卵巢囊腫。陰道檢查:若為大肌瘤囊性變,摸不到宮體,而卵巢囊腫,除囊腫外可觸及子宮體。
3.子宮內膜異位癥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婦科常見病,而其臨床表現(xiàn)也是多種多樣。子宮內膜異位癥往往宮骶韌帶增粗或有結節(jié),病史上有痛經,經期肛門墜痛,腹瀉等癥狀有助于與子宮肌瘤鑒別,子宮肌瘤有月經過多或經期紊亂,但無痛經。
4.子宮腺肌病 子宮腺肌病也表現(xiàn)為子宮增大,月經過多,好發(fā)于中年婦女。與子宮肌瘤,從病史與陰道檢查所見頗有類似之處,重要的鑒別點是子宮腺肌病的臨床癥狀特點突出是進行性加重的痛經,并伴有肛門下墜感;陰道檢查子宮呈一致性增大,一般為10~12周妊娠大小,很少大于12周妊娠大小,其質地堅硬,有時經前及經后子宮大小可有變化。經前、經期子宮略增大而于經后較前略小,可能與肌壁間病灶內經期積血有關。子宮肌瘤的子宮多呈不規(guī)則增大、質韌,雖有月經過多癥狀但無痛經。有時兩者可以并存,子宮肌瘤合并子宮腺肌病,病史可以出現(xiàn)痛經癥狀。
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知道了原來有這么多的情況可能會與子宮肌瘤有類似的地方,所以對于疾病的診斷不能輕視,正確的診斷是疾病治療的必要前提,不可輕視
-
如何鑒別子宮肌瘤呢子宮作為女性身體重要器官,其作用對健康和生育是非常大的,但日常因經期衛(wèi)生和性生活不潔,使之誘發(fā)子宮肌瘤幾率非常之高,造成
-
確診子宮肌瘤的方法現(xiàn)實生活中的已婚女性,使之時常會病發(fā)各種婦科疾患困擾,一般在發(fā)現(xiàn)后只要積極檢查治療都能很快的痊愈,但如果發(fā)生了子宮肌瘤疾
-
線性子宮肌瘤的主要的病因面對子宮肌瘤疾病這種比較嚴重婦科疾病的到來,一個良好的治療方法對于患者來講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當子宮肌瘤疾病出現(xiàn)的時候
-
子宮肌瘤病理檢查方法哪些常見子宮肌瘤病理檢查方法是什么?子宮肌瘤帶來危害非常嚴重,讓患者承受了很大的負擔,想要規(guī)避疾病危害的發(fā)生,大家需找到適合自己
-
如何進行有效的診斷子宮肌瘤子宮肌瘤疾病在出現(xiàn)的時候,經常會有一些明顯的癥狀表現(xiàn)出來,女性朋友如果能夠及時的了解這些常識,那么是很容易發(fā)現(xiàn)這種疾病的